授课时间:201704.07主讲人:崔洪顺授课地点:四楼会议室
授课内容:讲政治有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讲政治、有信念”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政治、有信念;二是共产党员怎样讲政治、有信念。
一、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政治、有信念
(一)是共产党员人坚定共产主义事业的动力源泉。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改革开放后,实现共产主义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二)是共产党员战胜市场经济下各种挑战的保证
为什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信念缺失、政治不坚定的问题已突出存在于一些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中。
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就面临着各种“考验”和“危险”,一旦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守不住信念,就有可能在作风上行动上滑向腐败的深渊。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各反面典型更加给共产党员敲响了警钟。
二、共产党员怎样讲政治,有信念
(一)要牢固增强和树立“四个意识”
讲政治、有信念首先需要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补足精神上的“钙”,防止“软骨病”
在革命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的。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也受到错误思想的冲击。
共产党员,必须心中有党,牢牢地把握政治方向,明确组织意识,时刻铭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铭记自己是党的人,不忘自己对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要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
(四)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毕生追求的信念。
201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围绕“讲政治,有信念”这一主题,要求党员严格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始终不渝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坚持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理念,三是要坚持一切行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
广大党员干部要“讲政治,有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时刻加强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向来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所谓党性,即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最本质的特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性是其灵魂和本质。能否坚持党性,关系到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一个人只有有理想才能崇高,有追求才不庸俗,有精神才在状态。过去搞革命,共产党人胸怀崇高理想,坦然面对屠刀和死亡。当今的党员干部,就应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刻想到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光荣使命,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益,为党添光彩。
党员干部认准了这个理,才能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善于排除私心杂念,积极投身到科学发展的实践当中,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快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思用在这上面,才能拥有一股旺盛的工作热情,保持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