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么青:德育科研常用的几种方法
信息来源:本站讯 发布时间:2017-09-16
  
德育科研常用的几种方法  
 
河西区教科所  么青  
 
德育科研是教育科研的一部分,因此它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一项德育研究,在确定了研究课题,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目标后,选择一项或几项适合于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研究方法是为达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它是完成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价值和效果。当前在中小学德育科研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德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本文仅从德育实验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作一介绍。
 
一、德育实验法  
1.什么是德育实验法?  
德育实验法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德育现象和问题,以揭示德育活动规律或某些德育内容、方法的有效性,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2.德育研究的特点  
德育实验是“人与人的对话”,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尤其是德育行为与德育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且德育外部环境对德育活动的干扰也及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自然科学实验所要求的精确度。因此一般认为德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实验,而不是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封闭式”的实验。所以德育实验法既要遵循自然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照抄照搬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3.德育实验法的实施  
德育实验法的实施,要经过以下六个过程: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实验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评价实验效度、形成实验报告。  
(1)提出实验假说。德育实验假说所假定的是关于某类德育行为在某些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与某类道德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德育实验假说的特点是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实验结果作“假定有效性的描述”。例如:我区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课题),提出的实验假设是:“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可以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即通过学习反思、专业引领、教育实践、个案分析、评价激励“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实验中的实施,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发展,培养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策略型、智慧型班主任队伍。“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设计实验方案。德育实验方案一般包括:实验总体方案,实验工作执行计划和评价方案。实验总体方案是对整个实验工作的整体规划,也是实验工作计划和评价方案制定的依据。实验总体方案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提出,理论假说,实验对象、实验工具的选择,变量控制,实施步骤,保障机制,预期效果。实验工作执行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步骤及阶段要求,组织保证。评价方案是对本次课题研究效果的评估。评价方案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教育水平,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等。  
(3)控制实验变量。德育实验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操纵的,呈献给被试的刺激变量。因变量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无关变量是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对实验有干扰作用的因素。例如: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课题,由区课题指导组提出的学习反思、专业引领、教育实践、个案分析、评价激励“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河西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手册》就是自变量。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水平,包括班主任专业思想,班主任专业技能,班主任知识就是因变量。学校整体的工作氛围等因素就是无关变量。  
(4)评价实验效度。实验效度的评价应从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两个方面进行。德育实验评价实验的内在效度的方法是采用前测后测数据对比的评价法,证明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自变量刺激的结果。评价外在效度的方法,德育实验主要运用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学校进行重复性实验,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可推广的价值。这种方法有助于完善实验方案,增进实验效益。  
(5)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德育实验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实验报告体现着课题研究的水平和价值,因此要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题目、实验基本情况、变量分析、结果与分析、实验展望。  
 
二、教育叙事研究法  
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意义。  
2.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1)教师可以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同时教育叙事研究也为教师真正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了平台,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  
(2)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3)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宽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类型。  
(4)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易于教师掌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自己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并以叙述、讲故事的方式将其表达。  
3.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实施  
有学者把叙事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现  
场”;第二个阶段是从“现场”到“现场文本”;第三个阶段是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实施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明确叙事研究对象(课题),制定叙事研究计划,置身叙事研究现场,积累叙事资料,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对一、二阶段不再赘述,重点对后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1)置身叙事现场。研究者要对所要叙事研究的人或事件亲身经历、体验,将自己置身在研究对象中,通过与研究对象的近距离接触,与研究对象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平等对话关系,来掌握研究对象的比较全面的、真实的研究信息,并通过这些真实的信息探寻到研究对象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  
(2)积累叙事资料阶段。此阶段要对叙事现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及时地记录总结,储备研究资料。记录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访谈、日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和来自现场的其它故事、口述史、照片、回忆录、自传和传记的撰写、文献分析等。  
(3)撰写叙事研究报告。撰写叙事研究报告是叙事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叙事研究报告是主要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方法,发掘或揭示叙事故事里面深层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  
叙事研究报告中既要有细致翔实的故事性描述,又有基于事实的深刻分析;既力图创设出一种真实情境,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要在众多具体的偶然多变的情境中去透析叙事中各种人物或事件的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增强教育研究实效,因此,在德育科研中提倡运用该方法。
 
三、教育行动研究法  
1.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以“对行动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为基本方法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行动研究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展的研究。干部、教师也是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事行动研究和运用研究成果的人员就是学校的实际工作人员。  
(2)研究的课题是实际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行动研究的环境是自然状况下的学校教育环境,是真实的动态工作环境。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提高行动质量。  
(5)行动研究的价值评估重在研究的实际效果上,突出了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3.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  
教育行动研究一般经过以下六个过程: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效果评价,撰写研究报告。教育行动研究特别强调从学校的工作实际出发,去寻找、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将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将工作的重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其它五个方面的过程与其它方法相似,不再重复叙述。  
教育行动研究法在我区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区课题指导组带领实验学校,边研究边行动,边行动边研究;在行动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将工作中的难题、问题确立为研究课题。36所实验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分别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子项课题。可见,教育行动研究法解决了“工作”与“研究”,“实践”与“理论”,“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脱节,实现了实验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统一。  
以上仅对三种研究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一项成功的德育实验,应同采取多种的研究方法,只有多种方法协同研究,才可以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