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提前长大
信息来源:正华心理 发布时间:2016-09-22
     约见我的是孩子的婶婶。
     这是一个已经着慌了女人,她自己刚刚生了二胎三个月,是个哺乳期的母亲。她给我打电话的声音都很颤抖。她告诉我,她感觉到十岁的侄女情绪不太对,经常冲人发脾气,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完全不是那个从小温文尔雅的小女孩了,学校老师也反应说,最近她变得敏感易怒,也感觉不太对劲,希望能够找个心理医生看看。我告诉她,我没有看见孩子,不好说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家里最近出了什么情况?孩子的婶婶告诉我,家里出了大事情,她能干好强的嫂嫂——女孩的妈妈刚刚得到消息,查出来乳腺癌晚期,已经全身扩散。嫂嫂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照顾老人孩子,大伯哥一直是家里的甩手掌柜的,什么事情都不管。她住在天津,对家里的事情更是照顾不到,更何况自己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去了好几家大医院,都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告诉他们也许只有几个月的命了。
 
惊慌的一家人
 
       她说,感觉家里首先受不了的也许是公公。因为自从嫂子过门,就一直照顾着鳏居多年的公公,现在公公已经八十多岁了。而她的婆婆,当初也是正当壮年的时候,四十几岁离世的。她很担心,嫂子这一病,也许公公会出什么意外。大哥是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原来有大嫂在,一直忙于工作,很少照顾家庭,现在一下子出了这样的事,把一切都放下,带着大嫂四处求医,希望有奇迹出现。开始的时候,把这个女孩和爷爷一起托付邻居照应,时间长了,感觉也不是个事儿,他们离得又远,就让孩子的外婆过去照顾,孩子的外婆也是六十几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太好。现在大家更担心这个孩子再出什么问题,希望我能看看孩子。我告诉她,这时候,也许需要干预的不只是孩子,也许他们全家人都需要一些心理支持,我希望他们能够一起过来见见我。
 
愤怒的孩子
 
     来的实际上是两个家庭。
   四个大人和三个孩子把我的大咨询室装得满满的。嫂嫂行动有点儿迟缓,脸色发黄,说话显得有气无力,十岁的女孩个子已经快赶上妈妈高了,弟弟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三个月。哥哥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双人沙发上,我害怕挤着病人,招呼女孩坐到我身边来,女孩狠狠的白了我一眼,大声说:“我不去。”爸爸赶紧去制止,我笑了,冲她说:“你这么不愿意离开妈妈呀。”孩子看妈妈一眼,没说话,看我的眼睛温和了很多。我小心地问起妈妈的病情,哥哥开始了长长的叙述,怎么发现,去过哪些医院,找了什么样的专家,我发现,哥哥的叙述过程,都巧妙的避过了所有医院给的结果和定性。他说得越多,他女儿给他的白眼越多。他最后说:“我们这次到北京来,已经看了两家大医院,准确再接着找几个医院继续看。”我接着他的话说:“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面对一个心里实在不愿意面对的结果,是最难过的事情。”他听我说完这句话,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嫂子看见了,忙过来拿起桌子上的纸巾递给他,自己也留下了眼泪,孩子看见这些,眼泪也扑簌簌的流了下来。我接着刚才的话茬:“有时候,在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一起坦承面对,也许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如果大家心里担忧而彼此都不说,缺乏必要的交流,反而会增加彼此的心理压力,反而会得到不好的效果。”
爸爸擦了擦眼睛,看妻子一眼,说:“我们俩还好吧,可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办法和孩子好好说这件事,我自己在八岁的时候没了妈,和五岁的弟弟一起和爸爸长大,如今……,你让我怎么和孩子说……”。孩子好像听懂了什么,一下子哭出来了,说:“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呢,我那天听见你俩在说,什么治不治的,你是不是就是不想给妈妈治病?”我仿佛知道了孩子愤怒的来源了。爸爸转过头来看着孩子,眼里含着泪说:“我哪会不给你妈治病,只是……,也许……”,他说不下去了。
 
坦承的让孩子和家庭一起面对现实的困难
 
     我问孩子:“你几岁了。”孩子看了看我,“我十岁。”我继续和她说:“嗯,有时候,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我们预想不到的一些困难,需要我们提前长大,你理解我的话吗?”孩子冲我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怎么能够提前长大呢?”我看着孩子的眼睛说:“那就是我们要学会接受那些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孩子哭了。
 
     看着这一起经受苦难的一家人,我感到自己能做的其实很有限。
     那我们怎么能将面对家庭巨大的变故而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小呢?
    1、家庭彼此坦承的面对一切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困难,不要以“为你好”的名义加以隐瞒,相信彼此内心的力量。
 
   2、家庭秘密是家庭成员都心知肚明的而彼此不说的事情,客观上只能加重家庭系统的焦虑值,影响冷静地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3、允许家庭成员的难过、哀伤、失望、挫折感、无助等负面情绪的存在,并彼此分担,会加速问题的处理。
 
   4、需要孩子全程知情,并且参与主要问题的处理之中,特别是丧礼和居丧,这些仪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更快的做哀伤处理。
 
  5、过度的爱护和隐瞒只能给未成年的孩子增加自怨自艾的理由,而不能更好的促进其成长,有时候,承担挫折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最后,我告诉这个家庭,以后的日子我会随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我是一个相信奇迹的人,我希望他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