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 特色课程

新闻详情

创建丰富课程文化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作者:本站讯 时间:2017-12-28

创建丰富课程文化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天津五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工作小结

天津五中  教务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使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新的发展,自2008年起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我校已累计开发校本课程近100余门,并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了网上选课制度和打破年级限制的走班制上课方式。它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挖掘课程资源,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提供了平台,为教师展示人格魅力扩展了空间,为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国家课程的门类单一提供了及时补偿。2014年我校被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特色高中校”,我们明确了“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的特色品牌,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人文与艺术、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三大领域,包括基础必修课、拓展课、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四个模块,近百余门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搭设自主发展的课程平台作为特色建设的文化载体,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凸显了艺体的培养。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坚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基础,围绕“学科拓展、兴趣特长、人文素养”三大类别,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依托本校的师资,从学科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实践示范,促进了广大教师对课程产生真正的理解和积极的关注。提高校本课程目标规划的人文性,加大校本课程框架研发的科学性,突出校本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努力构建“开放式、建构型”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把“聚焦课堂,提高质量”落在实处。

1.校本课程目标规划的人文性

首先明确课题、范围与领域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求。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开展学生问卷、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努力开发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程。例如学校领导与教师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认为开设《生活中的物理》可能对学生有所帮助,但通过问卷调查,这门课被学生删掉了,学生需要的也不是人们想像的如计算机或外语之类的热门课程,学生需求第一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第二是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与能力,第三是关注一些热点话题。二是必须有相应资料与信息作支撑。课题确定后,我们要对学校及师资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学校和教师现有的课程资源中。这种基于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和兼顾学科发展并重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出为学生发展而服务,才能具有真实意义的人文性。

2.校本课程框架研发的科学性

有了明确的校本课程目标,基于什么框架进行研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单纯依靠学校的“课程管理”机构,或者为数不多的名师实施研发,不仅力量单薄、课程开发种类少,而且很难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到头来只能限制在极小的范围,甚至是一纸空谈,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在校本课程研发上,我校既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又注重“精品引领原则”;既兼顾广大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积极性,又注重“优质”校本课程对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的长远意义。

学校搭建培训和实践的舞台,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并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任务。对教师的培训更是立足于以校为本,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广大教师初步掌握了课程开发的一些基本原理,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二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上,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可以是某位教师承担一个课题(分若干课时完成),也可以是备课组教师共同承担一个系列,而每名成员又都有具体分工。以上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团队作用,对于繁荣以校为本的教研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规范性

(1)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规范的管理,使其程序井然,条理清晰。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初审《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如下: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授课对象、课程类型、授课时间等,具体要求是:

①课程目标的陈述要全面、清晰。

②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妥善处理好均衡与连接的关系。

③课程实施考虑全面(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施、班级规模等)。

④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成绩评价)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采集来源等。

(2)规范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和地点。教师在接到教务处下发的正式上课通知后,按照要求到指定的教室(或场所)上课,做好学生的出勤记录,并根据学生学习量、学习态度和成效等,认真进行公正的评定。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在学期结束前(或课程结束后),将课程实施的书面总结交学校课程委员会审查存档。学校把教师所开课程列为学校科研课题,所开课程按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1.必须营造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校本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不仅有物质方面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潜能的开发,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学生与生活环境的共同体。我校将在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近代工业展览馆等课程实践基地,继续拓展校外课程资源。

2.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聚焦课堂、提升质量当然也包括校本课程,单纯一味地将校本课程理解或实施为活动类课程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3.规划过程中的校本课程仍与各学科内容结合过紧,还没有建立起其自身一种较为完整的体系。由于高一向高二年级过渡,不同年级学生的侧重点不够突出,内容与层次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没有形成某一学科在不同学段课程系列化的设置。

4.与新高考改革制度相结合,构建创新实验室,引入“普智融通”的新理念。新高一三年一轮课程设置表及本论课程设置表,坚持以学校“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特色建设为引领,致力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诉求,以学区联动为平台,借助学校课程发展研究中心的力量,深化课程建设,借助红桥职教中心普职融通辐射作用,落地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应分领域和层级建立相应的课程群,为学生选课提供多样化、自主化的选择。确保2017年秋季为课程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课程保障。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去努力改进。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设备与经费投入,不断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及其评价等内容,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衔接、浑然一体,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努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主阵地。

 

版权所有:天津市第五中学 |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团结路6号
技术支持: 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 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