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 特色课程

新闻详情

摹法古意 传承经典-中国山水画教学案例
作者:教务处 时间:2017-09-01

摹法古意 传承经典  

   —— 中国山水画教学案例

  • 教学背景: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中国山水画自隋唐迄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历经各代艺术家的实践形成了以禅、道为立境,以诗意为喻示,以三远为空间,以皴擦为笔墨,以自然为观照,以心源为师法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初中阶段开设中国山水画教学其目的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和情趣。传统的山水画学习方法是通过临摹——写生——创作的过程完成的,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的了解,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先临摹后创作,临摹即“师法古人”,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是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获得有关绘画的技法、理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中国山水画“师法古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 案例描述:

1.目的:

“摹法古意 传承经典”是“中国山水画”校本课程的第二章内容,是通过对前人优秀作品的临习了解学习山石的皴、擦、点、染的方法,了解中国山水画中的透视关系,即“石分三面”。了解构图中的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表现。以及通过对前人作品的赏析了解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

2.实施:

(1)情景导学激发兴趣;

前些时候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组名为“远方的家  中国沿海行”的节目,其间有这样的一段对富春江的介绍,而此地正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景象。在这段视频的介绍中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现在的富春江的实景进行对比,同时还就作品及画家的创作过程进行了详实的介绍。虽然古代画家的山水作品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在以往的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在这段视频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艺术与现实、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以及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融汇了画家的情感,如何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的环节是请学生们聊聊自己的旅游经历,游历过哪些名山大川,哪里的自然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没有想过用画笔记录下身边的美景?如果让你用记忆化的方法描绘你记忆中的景象可以吗?从而引出下一个欣赏环节,画家对艺术形象的凝练与概括。

(2)欣赏感悟笔情意韵;

形象结构的表现:皴法。

山水画自魏晋的萌芽期至隋代形成独立的画科,到唐宋已是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再至元明清时山水画成为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并出现了诸多的相关画理画论,对山水画的发展演变加以总括。本课内容的设计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临习,因此赏析作品的选择是有目的的,以表现物象的结构为主要的欣赏分析对象,即皴法。

西方绘画在表现物象的空间感运用的是固定光源产生的错觉空间感,而中国山水画中的皴法形成的是人们面对自然时基于观察而形成的一种有创意的视错觉,从而营造出物象的空间感。运用皴、擦、点、染制造出点线面的空间关系,营造了阴阳、疏密、远近的空间关系。这里我选用了南唐董源的两幅作品《潇湘图》和《龙宿郊民图》,前者为点子皴的登峰造极,后者为大披麻皴;前者资体天真,后者骨体温润,一为无限江天,一为凹凸达势。而点线面的皴法依景致运,互为托表,成为江南山水的一种精神。以同一作者的两种不同的皴法向学生展现山水画中画家是如何总结、概括、凝练表现景物结构的。

空间的营造:构图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用的视角,即仰视、俯视、平视。在这一环节我分别选择了三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平远”元代倪瓒的《江岸望山图》、“高远”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深远”元代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三幅不同视角的作品向学生展示出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关系以及呈现出的不同的意境之美。

(3)临习前人作品,体验笔墨气韵;

这是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活动设置上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即教师演示——领画讲解——独立临摹三个步骤进行。

在演示、临习内容的选择上,我选用了国画学习具有代表性的《芥子园画传》中山水的部分,里面有对山石皴法、古人画意的详尽讲述,对于刚刚接触中国山水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科书,但由于它是古人编排的,距现在学生的生活实践较远,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还是有取舍的,并没有完全使用,同时也借鉴了现代山水画家的相关书籍和作品。

因为本课的重点是山石的皴法(披麻皴),因此在演示和领画环节上重点放在山石皴法上。此前学生已经有了画树的经验,对用笔用墨都有了一定的经验,这两个环节就不作为重点来处理,是学生独立临摹的铺垫作用。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临摹的环节,这一环节上将体验到皴擦点染营造出的山水韵味。

3.展评:

学生完成作品后以画展的形式来进行展示交流。此环节主要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作总结补充性评价三种方式来进行。学生自评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有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互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教师作总结补充性评价是对学生评价的一个小结并作相应的补充,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同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 反思:

在这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上我尽量做到贴近学生,从导入环节开始,始终围绕的是山水画的意境,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方式,运用了什么样的技法营造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诗情画意。感悟营造意境很重要,但是技法一样重要,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都需要技法作依托,因此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活动中还是以临摹为主。并且,通过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实施,学生通过看讲练的的分步活动对传统山水画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对仿古作品的临摹,完成自己的第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而由此建立了绘制山水画的信心。当然是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教学我还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还过于保守,没有突破,传承多于创新,这些还有待今后逐步改善。

版权所有:天津市第五中学 |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团结路6号
技术支持: 天津市世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教师应用: 网站管理 | 办公OA |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