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之窗 -> 课题管理
新闻详情
“落实核心素养 促进自主发展”课程体系
信息来源:本站讯 发布时间:2019-03-27

 

课程体系名称

“落实核心素养  促进自主发展”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落实核心素养  促进自主发展”课程体系

 

文本框: 基础类课程文本框: 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文本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册

文本框: 数理类文本框: 经济、社会、部分理工文本框: 拓展类课程文本框: 选择类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社团活动文本框: 特色校本课程文本框: 人文类文本框: 体育、艺术文本框: 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文本框: 让数学帮你理财 

 

 

 

 

 

 

 

 

 

 

 

 

 

 

 

 

 

 

 

 

 

 

 

 

 

 

 

 


2高中课程体系概要

一、课程“核心概念”阐释

  在2017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 课程目标:

(1)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

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培养目标:
  1.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学生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1. 学生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主要任务

1.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1)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基于课程标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由旧版本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修改为新版本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首次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

必修课程:由旧版本的5个模块,数学1-5,变为新版本中的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五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新提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个模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由旧版本的4个系列,变为新版本中的A:数理类课程B: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C:人文类课程D:体育、艺术类课程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五大系列。

 

(2)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增强课程意识,依据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校情学情、教学活动、课程评价、资源整合、方法创新等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整体设计,形成校本化的学科课程纲要,提高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创新、课程评价的能力。

(3)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发挥信息化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师生互动的质量,形成适应信息化化条件下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的新型教与学和谐互动的模式。

2.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介绍数学在国计民生的方面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数学课程评价

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