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之窗 -> 课题管理
新闻详情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数学能力”课程体系
信息来源:本站讯 发布时间:2019-06-10

 

1.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落实核心素养  促进自主发展”课程体系

 

文本框: 基础类课程文本框: 拓展类课程文本框: 选择类课程文本框: 社团活动文本框: 数学与数学文化文本框: 特色校本课程文本框: 八年级上下册文本框: 九年级上下册

文本框: 七年级上下册文本框: 阅读与思考文本框: 数学活动文本框: 观察与猜想 

 

 

 

 

 

 

 

 

 

 

 

 

 

 

 

 

 

 

 

 

 

 

 

 

 

 

 

 


2初中数学课程体系概要

一、课程“核心概念”阐释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 课程目标: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而语言表达世界,增强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 培养目标:

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主要任务

1.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1)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基于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程分为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六本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综合与实践”的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究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2)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的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2.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介绍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有关数学史,使学生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也会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数学课程评价

(1)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重视过程评价;

(4)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教学评价的方式,强调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对于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