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之窗 -> 课题管理
新闻详情
物理学科课程体系
信息来源:本站讯 发布时间:2019-06-11

 

课程体系名称

“落实物理核心素养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理念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物理学定义、规律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

1. 高中生物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落实核心素养  提升探究能力”课程体系

 

文本框: 基础类课程文本框: 必修3个模块文本框: 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

文本框: 现实生活应用文本框: 职业规划前瞻文本框: 拓展类课程文本框: 选择类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社团活动文本框: 特色校本课程文本框: 学业发展基础文本框: 划时代的发现 

 

 

 

 

 

 

 

 

 

 

 

 

 

 

 

 

 

 

 

 

 

 

 

 

 

 

 


一.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1)物 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 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 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文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 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和具体化要求。对于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高中物理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每个维度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水平要求,体现培养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体现“立德树人“的方针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 课程目标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高中物理教学应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学生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能掌握终身发展和应对社会挑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 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方法 ,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 自主学习能力 、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以及利用科学术语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保持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内在动机 ,形成尊重事实 、 敢于质疑 、 善于反思 、 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 理解科学的本质 , 遵守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 , 理解科学 · 技术 · 社会 · 环境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如下素养

1. 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 、 运动观念 、 相互作用观念 、 能量观念等 , 并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 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 、 找出规律 、 形成结论 , 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 , 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 、 解释和预测 ;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 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 ,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 追求科技创新。

3. 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 ; 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 , 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 , 使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 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 , 会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具有交流与合作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

4. 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事求是 , 不迷信权威 ; 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 , 能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 理解科学 · 技术 · 社会 · 环境的关系 , 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三.培养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四.主要任务

    物理学是其它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的发展,往往能促进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重大的技术革新和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学是基础科学带头学科之一,它在自然科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的第一个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基础物理知识,主要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虽然目前中学物理教材中涉及现代、近代物理新成果的份量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主要部分仍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基础知识,以力学和电学为重点。一般说来,可以分成三类:即重点知识,必要(或一般)的知识和次要知识。第一类是重点知识,就是构成物理学科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以及和这些概念、规律相联系的重要原理、定律、公式。第二类是必要(或一般)的知识,这大多是为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重点知识的必要准备和由重点知识进一步发展和派生出来的定理、推论或分支,以及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第三类是次要知识,这是一些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有助于加深理解基本原理的一些辅助知识。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它在社会实际中应用极其广泛,为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还必须使他们了解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要反对让学生教条地、形式主义地死记一些物理概念和公式的作法,物理知识一旦和实际应用、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处处展现出生动的智慧的光辉。在物理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知识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在某些生产部门和现代科学技术中如何得到应用的,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但应注意,实际中的生产技术、科学技术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要抓住关键的主要问题,而忽略生产技术细节。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较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谓能力,是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世界的问题。解决问题是在对事物的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矛盾,也就是改造世界的问题。这种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能力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关系极大。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中学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根据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高中物理教学中把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中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如果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则其它方面的能力,例如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切实提高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深思其含义,使之变成学生自己的观点。

  推理能力: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出的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物理学中的推理要以物理理论和事实为依据,思维过程要有逻辑性,绝不能凭空臆造或进行不合逻辑的推理。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与数学有密切的关系。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运算,进行推理,而且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应用的数学也越多,所以能熟练地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是进入高校深造的学生必要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的能力。熟练运用几何关系、函数关系等,培养数学运算能力,这里所说的运算能力既包括数字运算能力,也包括符号运算能力,既要重视定量运算,也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运算的分析和推理。

  实验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建立都与实验分不开。实验能力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培养的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能力要指: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并会控制实验条件,会用学习过的实验方法,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报告,会用学习过的方法、原理、知识来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够重视,在教学中必须加以纠正。

  三、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结合物理学内容本身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不要在物理内容之外另加一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要求是: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割的根本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的发展、变化有它本身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人们正是通过认识和掌握规律去能动地改造自然。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基本途径是:把物理学建构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向学生们揭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表达和理解物理知识内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逐步树立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